从“毛”到七巧板——I++ 俱乐部 Logo 的故事 Logo 的演变,不仅是视觉上的升级,更是 I++ 俱乐部精神的映射。 从最初的极客手绘风,到如今的七巧板设计,I++ 俱乐部的 Logo 见证了我们的成长。今天我们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。 一、老版 Logo:黑白之间的极客浪漫 最早的 I++ Logo 充满了极客风格,黑白手绘的笔触,简洁又带点叛逆感。但如果你细看,会发现 2025-03-21 俱乐部文创 #IppClub
小黑猫进化啦!一起见证 I++ 的成长 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的故事,而 I++ 俱乐部的故事,从一只小黑猫开始。最初,它只是简单的一抹剪影,后来,它变成了一只更可爱的猫咪,最后,它进化成了活力满满的猫娘。每一次变化,都是俱乐部成长的见证,也藏着那些年我们一起熬夜、写代码、开脑洞的回忆。 1. “毛”——叛逆又神秘的小黑猫.tyggncrzfbqb{zoom:80%;} “毛”——设计于2010年,使用了先进的 W 2025-03-21 俱乐部文创 #IppClub
AI猫娘 启动! NcatBot,基于 NapCat 的 QQ 机器人 Python SDK,快速开发,轻松部署。 前言我们 I++ 俱乐部的小伙伴一直悄悄主持维护了一个QQ聊天机器人的项目,并在最近才分享给了大家。虽然这个项目的star数还没到三位数,但在简单浏览其 README 和文档之后,我们都感到非常震撼!这个项目将QQ聊天Bot的部署成本降低到了只需要基础Python语法的地步。得益于其优秀的插件功能,你 2025-03-19 经验分享 #Python #NCatBot
当Yarn Spinner遇上Lua:一次对话系统的放浪逃亡 这是一场关于从 Unity 出逃,踏上 C++ & Lua 的新旅程…… 故事开始:当我想要一个好用的对话系统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,我正在做开源游戏项目《灵数奇缘》的开发,看着一堆对话选项,心想: “做这玩意儿难道要用 if-else 手撸吗?” “不会吧不会吧,这年头居然没有一个好用的跨平台的对话系统?” &em 2025-03-11 游戏开发 #Lua #Yarn Spinner
软件级应用的编译 软件级应用的编译软件级是相对于程序级的概念,软件级应用往往包含多目录多文件的大量源代码,有复杂的第三方库依赖关系。 软件级应用的编译用时往往较长,并且过程相对繁琐。 我们这里介绍使用 MinGW 系列工具和 CMake 编译 cpp 软件级应用的过程和知识。 各种文件CMakeLists.txtCMakeLists.txt 一般用于跨平台的大型软件级项目,用于指示 CMake 生成平台对应的编译选 2025-03-09 科普 #编译
OSI 七层模型简单理解 原文链接 OSI 七层模型简单理解 | 幻影彭的彩虹 这篇文章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硬件为基础编写的,主要介绍了现代硬件环境下应该了解的网络知识,能够为网络编程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。 第一次接触不一定能理解全部内容,但当你对网络编程有一定了解后,也可以回来再看看? 物理层 这一层是电子信息系的事,不是计算机系的事。 这一层可以实现在两台设备间不稳定的传输数据。 这一层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 bit。 2025-02-17 技术 #网络
一些日常可能会用得上的技术(二) 一些日常可能会用得上的技术(二)写在前面 虽然很多人能够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,也能用这门编程语言方便的批处理数据,但是每次总要借助这门语言的 编译器/解释器,然后调用一些系统函数之类的,总感觉缺了点意思。 Linux/Windows 其实在 shell 中已经提供了一门完备的编程语言来直接处理文件或者数据,这相比与写一份代码来运行它要有趣很多。 你不必记下本文的所有细节,只需要 2024-11-28 科普 #shell #命令行